混泥土其实应该是混凝土。 混凝土:从高延性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、集料、外加剂和合成纤维等原材料组成,基于微观力学设计原理,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、成型以后,具有高强度、高韧性、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特种混凝土,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200倍。
1 良好的环保性能→高延性混凝土可掺入粉煤灰替代水泥,减少粉煤灰空气的污染严重;
2 自愈合能力→较强的自愈合能力提高了构件在变化环境下的耐久性;
3 耐火性→ 在高温下纤维会溶解,从而形成水蒸气的迁移通道,使构件中蒸汽压得到释放,避免水泥基体的分解和破坏;
4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50~200倍;
5多裂缝开展----实现裂而不坏----也称 “可弯曲混凝土”。
具有高强度、高韧性、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纤维混凝土,也就是高延性混凝土。它的极限延伸率是普通混凝土200倍以上,其中纤维的加入能极大地提高水泥基体的韧性,很好地阻止破坏裂缝的产生,从而达到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延性,起到达到抗震减灾的最终作用。
广义上讲,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、水、粗骨料、细骨料,必要时掺入适量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,按适当比例配合,经拌合,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。混凝土也称砼。(砼,意为人工石。) 普通混凝土常见主要成分为:水泥、水、沙、石子。根据实际需要,某些混凝土还添加混凝土外加剂,防冻剂,缓凝剂:葡萄糖酸钠,亚硝酸钙,三聚磷酸钠,柠檬酸等。(砂:粒径小于4.75mm的岩石颗粒;石子:粒径大于4.75mm的岩石颗粒,常见为碎石和卵石。) 混凝土的特点:原材料来源广、性能可调整范围大、硬化前有良好的可塑性、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、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、耐火性好。 混凝土的缺点:自重大、养护周期长、抗拉强度低、导热系数较大、硬化较慢、生产周期长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表示(以MPa计)普通混泥土划分为C10、C15、C20、C25、C30、C35、C40、C45、C50、C55、C60、C65、C70、C75、C80十五个等级。 混凝土配合比:混凝土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。混凝土配合比有两种表示方法:一种是用1m³的混泥土中水泥、水、砂、石的实际用量表示,如300:180:660:1200(单位kg);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例来表示(水泥质量为1)如水泥:砂:石:水=1:2.20:4.00:0.